感悟加拿大
时间:2020-11-03 阅读次数:193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给予我们的这样一次学习机会,能够踏上异国他乡感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在加拿大学习的八个月里我有以下几个学习体会:
1.加拿大大学课堂里面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非常的自然。上课的过程中一旦有任何问题任何不解同学们都会直接举手向老师提问。虽然有时候一些问题会显得有些许不成熟但是却能确保大家都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其次这样一种交流加深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友谊,这也使得课后的学业交流变得十分自然。
2.加拿大的课业知识并不难,但是很有条理由浅及深让你获益匪浅。举几个例子,我上的一门课是研究生的数学课。前半个学期讲解的都是本科阶段的线性代数知识,并且和国内的线性代数知识难度相仿。但下半个学期老师开始基于这些内容扩展讲解实际应用后才发现一些简单的运算其实在工程领域有很大的作用。再举一个例子,这边有一个控制系统的课程。一开始也是介绍一些概念类的知识,然后逐渐进入系统信号的处理,实验测量和实际控制参数设计实验。这样的一套学习流程使得学习轻松并且高效。
3.语言并不是阻挡交流的绊脚石,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勇敢地接触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之后会发现,即使两个人语言都不流利但是却能进行有效交流。这边母语非英语的人有很多,即使母语是英语的也因为来自不同的地方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发音。中式英语只是其中一种,我们完全不必计较发音是否标准,只要多和别人交流能够正常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就行。
4.学习之外还应该有足够多的锻炼。加拿大人非常重视课后的体育锻炼,很多同学会在两节课可的中间时间跑去体育馆锻炼。但我们也完全不必因此就去计较国内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因为国外的模式使得两极分化太过严重。爱锻炼的天天在体育馆而不爱锻炼的则从来不锻炼。这样说起来国内一周一次的体育课其实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5.要直面国内教育体质其实并没有问题。首先我有一个室友是小学老师,在和她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所谓的散养式教育其实只是平民教育。在加拿大,高素质家庭的教育更加类似国内课业负担比较重。这一点上国内部分人吹嘘的小学减负其实大没有必要。其次,本科课程上课时加拿大本地人很多,但是等到上研究生课程时则外国人巨多。加拿大本地散养式的教育导致很多人其实并不适合做研究工作。研究主要是由国外人担任,主要来自中国、印度、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这说明我国的教育体制并没有问题。第三,教育公平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始终强调的事情,在满足公平、高效、普及知识的前提下,没有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做的这么好,因此我觉得国内教育至少是基础教育并不需要过多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