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Exchange of experience

走出去,拿回来 -- 赴美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总结

时间:2020-11-03    阅读次数:77


iGEM 大赛

正所谓“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便是一场世界爱好生物学的青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盛会,是开放合作的极佳起点。我们这次非常有幸可以去参加此次比赛,不仅可以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学子的风采,同时也要拿回来别人优秀与先进的东西。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24日零点我们出发飞往波士顿,在飞机上,我们队员依旧没有放松还是继续准备比赛,疲惫、兴奋、紧张、激动,各种情绪糅合在一起,但并没有扰乱我们想赢的心。我们是比赛的第一天做项目PPT展示,展示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做展示的核心队员休息得极少,但当站在展示台上时,我们都神采奕奕,充满激情地向大家展示我们的想法和实验成果。大赛除了分厅项目PPT展示环节,还设置展厅来展示各队伍的海报和硬件,这是一个交流更开放了解更深入的环节。我很喜欢这个环节,在这里,大家渴望了解别人的想法,那种热烈的气氛如同热浪一样紧紧环抱着大家,我感到自己的脑袋被各种信息充满,不得不说对我的新知识接受能力是一种很大的考验;在这里,大家可以去了解任意一支队伍的项目;在这里,语言似乎不再存在障碍,大家都在尝试各种方法去表达自己,去分享自己的想法;在这里,没有国界,只有各种有趣的有意义的生物想法。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苏世黎大学的展示的硬件,他们结合目前计算机方面比较热的图像识别技术,做了一套微生物识别技术,很有趣。不过我最喜欢的是最佳奖获得者之一的项目,他们项目是对实验中技术的改进,大大缩短了分子克隆技术的时间技术。这真的很令实验人员激动,因为生物实验中常常时间周期比较长,很多时间都被用来等待。我以为很有实际意义。而在高中生最佳者的中国台湾的一支队伍的项目也很有意思,他们将目光放在了流浪猫上,用生物技术使猫猫生活得更好,很具有人文关怀。

奖项是在大赛最后一天当场公布的,当看到我们出现在金奖名单上时,既激动又夹杂着一些失落。我们没有拿到心中所预计的环境组的最佳,但同时金奖的获得也说明了评委对我们项目的肯定。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的六支最佳奖获得者中有2支是中国队伍。今年中国参赛队伍的比去年多了好几支,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在国际的舞台展示中国学子的风采,这很让人骄傲。

提到拿回来,除了现实上的金奖,还有更多层次上的。要知道鲁迅的拿来主义放在现在也是没有过时的。我们应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要拿来。我们要沉着,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想法没有新的想法;没有拿来的,知识没有新知识;没有拿来的,人没有新人。

我们要大胆自信走出去,沉着有辨别拿回来。


  • Copyright © 2019-2025 East China University and Technology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东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优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华东理工大学国际处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 | 邮编:200237

电话总机:021-64253275 | 传真:021-64250735 | 管理员信箱:icen@ec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