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Exchange of experience

参加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3+1交流项目学习感受

时间:2021-05-20    阅读次数:107



学习收获、体会与建议

在Queen Mary 学习的一年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根据时间线来讲,首先是去年8月份的为时一个月的语言班。在Queen Mary开设的语言班中,我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进一步学习英语。不仅仅是老师的口授心传,而且还有自身的亲身实践。比如,在课堂上,老师会以全英文的方式让我们进行小组讨论,锻炼我们在做seminar时的口语能力;同时,他还会一对一的跟我们讲解论文的格式,结构,引用结构,语法错误等,甚至会具体到标点,提升了我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让我在面对一篇错综复杂的论文时,不再盲目。并且,最后的考察还包括做一个全英文的presentation;这不仅锻炼了我的口语能力,也让我能在说英语时更加自信,不怕出错,并且锻炼了我在引领一个seminar的能力。

在9月份开始上正课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节课每周都会有seminar,在seminar上老师会引领学生对之前上课的内容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有时会让我们分小组做游戏,或进行小组讨论等,锻炼了我们口语的同时,还提升了我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具体来说,在这一年的课程学习中,我了解到了中国和英国在会计政策,金融机构的法律法规的相同和不同;学习了相关的公司法。同时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在国内没有的新兴的观点和想法,比如gender difference at work等。尤其是在这节gender at work的课程中,不仅让我了解了国内外女权的产生,发展,进化等,还让我知道了男性,女性在生活中的本质特征的区别。让我在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课程中提出一个观点,即不仅女性会面对工作或生活中的歧视,并且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也会面临一定的歧视。另外,课程中还提到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即交叉性:性别歧视不单单是单纯的性别歧视,还带有相关种族,等级,性取向歧视等等,这些不平等对待是交叉在一起的。我认为这种交叉性还可以延伸到其他课程或者维度,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有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在corporate law 这个课程中,老师不仅交给我们理论上的知识,比如了解了英美相关的法律体系等;还教会我们站在律师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帮助客户想出各种方案来解决问题。在创意产业的课程中,老师的课程设计紧跟当下的时事,让我们了解了短视频,直播,社交平台等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并且,每节课程的参考文献的阅读,都让我学会了很多阅读方法,提高了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同时还得到了相关知识。

在生活方面,首先这一年的独立在国外的生活,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让我学会了如何做饭,尤其是在4月份,5月份的疫情冲击下,我只能憋在宿舍里自己天天做饭。另外,独立的生活让我的时间管理的能力也有所提升,跟外国不同国家的同学或者舍友的交流,也让我了解了不同地区,国家的文化,让我有了更好的包容能力。

同时我认为在国外生活的最后半年中,也治好了我的拖延症。自己去管理自己的事务,让我做事更加有计划,有条理,有规划。

最后,由于新冠病毒,在国外生活的我也了解到了自己祖国的伟大。作为一名普通的留学生,不仅收到了国家发放的包含N95口罩,一次性口罩以及相关药品的包裹;并且国家还为我们留学生开设各种讲座,为我们讲解应对疫情的预防措施等等。并且国家对国外疫情的援助,像许多疫情肆虐的国家或地区伸出援手的行为,也让我们作为祖国的留学生更加自信,自豪!

 


  • Copyright © 2019-2025 East China University and Technology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东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优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华东理工大学国际处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 | 邮编:200237

电话总机:021-64253275 | 传真:021-64250735 | 管理员信箱:icen@ecust.edu.cn